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九百三十一章 低价卖粮

太子到底知不知道纪彦是夏清的人,此举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

难道是因为拒绝了夏清的提议,所以给了夏清另外的补偿?

尹坤深深看了太子一眼,能坐上太子之位的,能是傻的吗?

这帝王平衡之术,玩儿得炉火纯青呐!

“大人!

咱们幸不辱命,粮食给买来了,布匹也都卖光了。

您猜,一共卖了多少银子?”

茗墨一回应南府,就来到顾诚玉的书房,向顾诚玉禀报这几日的收获。

顾诚玉见茗墨兴致高昂,便知收获一定不小。

“十万两?”顾诚玉弯起嘴角,将手中的毛笔漫不经心地搁在了笔架上。

茗墨瞪大了双眼,“大人怎么知道?”

顾诚玉淡淡一笑,“在回来的路上,可还安生?”

他仔细打量了茗墨一眼,见完好无损,这才很有兴致地拿起一本书。

说到这事儿,茗墨便立即正色起来。

“大人所料分毫不差,幸好小人这次带了不少帮手前去,否则这些银票还真就带不回来了。”

茗墨想到这里,还真是后怕不已。

“怎么?

遇袭了?

我不是说了吗?

遇到不可抵抗的危险,先逃命要紧。

至于货物和银子,就是没了也无妨,死物哪里有人来得重要?”

茗墨有些死脑筋,只要他交代的事,一定要尽力去完成,有时候根本不顾及自己的性命安全。

因此,顾诚玉总是一再嘱咐。

他们主仆多年,情分自然不同。

他和茗墨、茗砚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那是一辈子的交情。

再说,就算是其他的下属,顾诚玉也是这般认为的。

钱财没了,还能赚。

人才没了,培养一个不容易,且人命更为重要。

茗墨听后大为感动,他们大人与其他人可不一样。

那些老爷、少爷们哪里把下人当人看?

他们真是三生有幸,跟了大人。

他这辈子,绝不会背叛大人。

“路上遇到了好几拨人,可能是咱们在别处挣了银子的事儿,被传出了风声。

不过,其中一路人马,与这些劫银的很不同。”

“哦?

怎么个说法,你详细说说。”顾诚玉皱眉,忽然想到了图师那一伙人,该不会是他们吧?

“那伙人虽然是蒙面山贼的装扮,但他们的武功路数十分诡异。

相互配合默契,招招狠辣,绝不是那些乌合之众能比得了的。”

还好这次去的时候,带去的是丁字辈的护卫。

若是喊了一般的护卫,怕是今儿还真回不来了。

他与丁字辈的护卫好歹一起训练过,相互之间很有默契,情分也不同。

顾诚玉点了点头,“其他的护卫没有伤亡的吧?”

“只伤了两人,不过并不严重,小人已经让他们先回去养伤了。”茗墨说到这儿,脸色也有些难看。

“那就让他们将伤养好了,再来做事。

另每人给三十两银子,作为补偿!

你舟车劳顿,下去休息吧!

歇上两日,我身边暂时有丁十,你不必担心。”

顾诚玉体恤下人,茗墨自然知道大人的性子。

他应下,将这次买布匹的账簿和银票,都放在了书案上。

虽然已经应下,但茗墨却并不打算歇两日。

若是大人习惯了丁十,那自己该何去何从?

这想法虽然自私,但到底是人之常情。

“老爷!

不好了,钦差大人这次买了不少粮食,听说有五千石呢!”管事的伸出了一只手,朝着居浩鸣比划道。

“什么?”居浩鸣震惊不已,没想到顾诚玉这次竟然买了这么多粮食。

再这样下去,他们的粮食就真卖不出去了,只能烂在谷仓里。

最近气候潮湿,又是连下了两个多月的雨,根本没看见太阳。

谷仓里的谷子都堆积在一起,下方潮湿得很,有些谷子都开始发芽了,这到底该这么办?

居浩鸣急得团团转,如今之计,再不卖粮,只怕这粮食还真就堆在自己的手里了。

可那位大人说了,不许他卖粮,他到底该不该卖?

如果卖,那就只能和顾诚玉卖的价钱一样,甚至比他的价钱还要低。

因为顾诚玉如今在江南已经有了好口碑,百姓们都认为顾诚玉是好官,十分信任他。

他不确定自己和顾诚玉卖的一样,这些人会不会来自己这里买。

难道自己要卖九文一斤?

可这真就一点也没得赚了。

全部清仓,只能保证不亏本。

居浩鸣此刻心中正在天人交战,若是不卖,或许真就血本无归了。

他一咬牙,喊来管事的,“你去和米行的掌柜说,让他们现在开始卖米。”

管事的有些怔住了,昨儿不还死咬着不肯松口,说现在不能卖的吗?

“那卖多少文一斤?

卖多少库存啊?”管事的看了一眼自家老爷,小心翼翼地问道。

“卖九文一斤,要尽快卖出去,将粮仓全部清空为止。”

居浩鸣再一次咬牙,长痛不如短痛。

他得趁现在那些人还没卖粮食,跑在他们的前头。

否则大家都开始卖粮,届时粮价必然暴跌。

他们小家小户的,可不能和其他两家比啊!

管事的也知道事情轻重缓急,立即便出去传达命令去了。

次日一早,顾诚玉才刚刚起床,就听到丁十来报。

“大人,您让小人关注那些米行,今儿早上,发现已经开了好几处。

只有夏氏米行还没动静,居家的米行已经都开了。”

顾诚玉听了,心情立即舒爽起来。

这些人总算沉不住气了,也不为枉他布局这么久。

至于夏氏,不足为虑!

既然其他家的米行已经开了起来,那夏氏还能坐得住?

“他们都卖价几何?”其实顾诚玉大致心里有数,反正不可能比他高。

“其中居家是九文一斤,另一家是十文一斤。

谷子便宜,只需四文一斤,米价与咱们是一样的。”

顾诚玉点了点头,夏氏还真沉得住气。

不过,也就这两日了。

“大人,那咱们还卖米吗?”丁十知道自家大人现在卖的米都是从粮仓调出来的,他还为此心惊胆战,对自家大人的胆气佩服不已。

“卖啊!”自然是要卖的,不然前面的事便功亏一篑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