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蒙宋联手灭破蔡州(1/2)
金国集结了两万骑兵前来阻击,意图阻止宋蒙联军的进攻。
孟珙却率军鼓噪前进,一举击溃了前来阻击的金军,并追杀金军到了高黄坡,斩杀了一千二百金兵。
十一月初五,宋军进驻蔡州城南,孟珙进入蒙古军营,与蒙古军主帅塔察儿相会。
塔察儿对孟珙消灭武仙的事迹,大加赞扬,拉着他一起打猎、喝酒,最后两 人干脆结拜为兄弟。
金国尚书右丞完颜忽斜虎以国家厚恩、君臣大义激励全城军民,誓死固守。
塔察儿派遣部将张柔率领精兵五千,攀梯登上城墙。
城上的金国守将,用长矛去刺,又接连射箭。
张柔身上中了数箭,形势非常危急。
孟珙得知之后,急忙派遣先锋大将去增援,得以把张柔救了出来。
一天,金军忽然打开东门出战,想杀出重围。
孟珙出兵断了他们的退路,擒拿偏裨将校八十余名,其余的金国将士大多被淹死在汝河里。
孟珙断定蔡州城内已经断了粮,于是告诫宋军道:“各军应当尽死守住阵地,严防金军突围。
" 宋军经过殊死战斗,进逼蔡州城南的外围立栅。
接着孟珙进攻柴潭,他立栅于潭上,并且命令部将夺取柴潭楼。
金军急忙来防御,结果宋军一拥而上,金军无法拦阻,只好倒退。
柴潭楼即由宋军占住,俘敌五百余人。
蔡州倚仗柴潭水为固,城上楼架设有巨型弩炮,宋军将士不敢近前。
汝河潭高出河身五六丈,孟珙就对部众说道:“金军全仗此水,如果决堤注河,城濠肯定会立刻干涸。”
孟珙于是身先士卒开挖柴潭堤,放潭水入汝河,用薪柴填平潭池,宋军顺利过潭攻城。
与此同时,蒙古军也决开了蔡州城西的练江,逼近城下。
柴潭和练江是蔡州城墙外的天然屏障,守城的金军为夺回天险,驱赶城中老弱孩童人,用大锅熬成热油,以此为武器,往城下浇烫宋蒙的士兵。
金国统帅孛朮鲁、中娄室两人率领精锐五百,夜里出了西门,每人背一束藁,藁上浇油,想烧毁两军营寨。
蒙古兵早已察觉,于是埋伏起来,用强弩连射。
金军一点火,羽箭已先到,金兵自己伤亡惨重,只好退回。
蒙宋两军又合力攻打西城,士卒前仆后继,很快攻陷。
只是里面还有内城,忽斜虎率兵抵御,日夜不敢懈怠。
金主完颜守绪自知不能支撑,哭着对侍臣道:“我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认为没有什么过恶,死了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所恨的是祖宗传祚百年,到我而绝。
我与古来荒暴的君主,同为亡国,未免痛心。
但是国君死社稷,也是正义。
朕决不会受辱虏廷,为奴为仆。”他的左右宰相听了,一起恸哭。
完颜守绪于是取出御用器皿,分赏给战士,并杀了厩马来犒军。
无奈事势已去,无法挽回。
这时金国的徐州又投降了蒙古,行省右丞相完颜赛不殉难。
转瞬间已是端平元年,金国已经撑到了极限。
宋蒙联
军发起攻城,遭到顽强抵抗。
蒙古军在西城的外城凿了五个大洞,军队蜂拥进入内外城墙之间的开阔地,直到晚上竟没有进展,只好撤出城外。
在南门的宋军战斗多时,也没能登城。
蔡州城内,金国的军队此时早已人困马乏,粮绝援穷。
孟珙见黑气压城,天日无光,因此又命诸军分运云梯,密布于城下。
完颜守绪听说攻打更急,于是召来东面元帅完颜承麟,谕令传位给他。
完颜承麟泣拜不敢接受,完颜守绪说道:“朕实不得已的计策,朕身体肥重,不便骑马冲突。
你平时敏捷,又有材略。
如果侥幸脱围,保存一线宗祚,我死也安心了。”完颜承麟这才起身受玺。
次日,完颜承麟即位为帝,百官列班称贺。
大礼刚完,外面就有人来报道:“宋军已经进入南城。”完颜忽斜虎急忙出去准备巷战。
但见宋军鼓噪而来,蒙古兵也跟随在后。
他回顾自己手下不过一千人,就算能以一当十,也是众寡不敌。
到了此时,他也无可奈何,只得拚了命与他厮杀。
奋斗多时,他的部下伤亡将尽。
完颜忽斜虎已存死志,只是想见金主一面,方才殉国。
他退到幽兰轩,听说完颜守绪,已经自缢,于是对将士们说道:“我主已崩,我还在此做甚么?
死也要死得明白,诸君可善自为计。”言讫,跳入水中,随流而死。
将士们都说道:“相公能死,我辈独不能死吗?”于是兀朮鲁、中娄室以下,都自尽而亡死,共五百余人。
完颜承麟退保子城,因完颜守绪已经自尽,就带着群臣进宫大哭,随即对大众道:“先帝在位十年,勤俭宽仁,图复旧业,有志未程,实是可哀,应追加尊谥为哀宗。”众人没有异议,正在此时,子城又被攻陷。
奉御完颜绛山奉了完颜守绪的遗命,急忙焚遗骸。
霎时间宋蒙军队聚集,完颜承麟等人无法脱逃,都死于乱军中。
宋将江海抢入金宫,遇到金国参政张天纲,便令人把他绑住。
孟珙接着来到,问张天纲道:“你家主子何在?”张天纲说道:“已经殉国了。”孟珙令他引着寻找遗尸。
到了幽兰轩,只见房屋已毁,当命军士灭火,检出完颜守绪的尸骨,早已乌焦。
蒙古统帅塔察儿也来到,于是把金主完颜守绪的尸骨,分作两份,一份给蒙古,一份给宋,此外如宝玉以及法物,都作两股分派,孟珙把尸体一分为二,一半归宋,一半归蒙古。
并分了金国皇帝的仪仗器械和玉玺等宝物。
议定以陈、蔡西北为界,蒙古统治北边,宋朝统治南边。
接着蒙宋两军彼此告别,奏凯而回。
孟珙立下了不世之功,一雪靖康耻、臣子恨,完成了岳飞等前辈的夙愿,给百年来受尽战争苦难的百姓英烈复了仇。
孟珙回到襄阳之后,就把俘获等件,都交给了史嵩之。
史嵩之立即派遣使者送去了临安。
除了金主遗骨以及宝玉法物之外,还有张天纲、完颜好海等俘囚,一并押送进献。
知临安府薛琼问张天纲说道:“你有什么面目来到这里?”张天纲慨然说道:“一国兴亡,哪个朝代没有呢?
我金国灭亡,比你们的二帝又何如?”薛琼不禁羞愧,只得随口大骂了几句。
次日,他上奏赵昀。
赵昀召来张天纲问道:“你真不怕死吗?”张天纲答道:“大丈夫不患不得生,但患不得死,死得中节,有什么可怕?
请你立即杀我罢了。”赵昀却也嘉叹,令人把他押入狱中。
刑官又令张天纲供状,要他写金主为虏主,张天纲却说道:“要杀就杀,要什么供状?”刑官不能屈服他,只好让他随便书写。
张天纲只是写着:“故主殉国。”再没有其他的话。
赵昀于是献俘于太庙,藏金主的遗骨于大理寺狱库。
另加冯孟珙带御器械,江海以下,论功行赏有差。
之前孟珙等人出兵攻打蔡州,外面是由史嵩之奏请,里面是由史弥远主持。
到了蔡城将要攻下,史弥远已经晋封太师,兼任了左丞相。
郑清之为右丞相,薛极为枢密使,乔行简、陈贵谊参知政事。
过了几日,史弥远因为有病,乞求退休。
赵昀于是同意他解了左丞相职,加封会稽郡王。
又过了几日,史弥远就死了。
史弥远为相,共二十六年,赵昀因为他有册立功,恩宠一直不衰。
他的二子一婿五孙,都加显秩。
刚开始的时候,他颇想收召贤才,大力反对韩侂胄的所做所为。
到了济王被冤死,朝廷群臣都有怨言,他于是引用佥壬,排斥正士,权倾中外,令全国侧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