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中国人民志愿军(1/2)
中国决定出兵了,即便是苏联压根一点点的配合的想法都没有的情况下。
主席已经决定,在中央军委的扩大会议上,主席字正腔圆的严厉的指出,抗美援朝并不是单纯的帮助朝鲜摆脱困境,更是帮助保家卫国。
主席道:“首先我着重说明一下,这一次为什么要抗美援朝?
首先我认为作为国际共产主义的一部分,我们中国理应扛起社会主义运动的旗帜。
朝鲜作为我们的友邻和国际社会主义伙伴。
我已经应金日成同志的请求,出兵援助朝鲜。”
“这第二嘛,自然是处于国家安全的考虑。
当前我们新中国还面临着解放台湾的任务。
如果不援助朝鲜?
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恩来同志已经和斯大林同志交涉过了,其结果就是朝鲜或者说金日成同志将率领残部进入我国东北境内。
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到时候战火就要燃烧到我们中国境内,势必将极大的威胁到我们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的国家的安全、稳定和建设。
台湾方面,蒋介石集团也势必国内反动势力将会趁机兴风作浪;饱受战火侵蚀的中国将再次面临战争!
我相信美帝国主义到时候必然将会以朝鲜为跳板,威胁新中国安全!
在地缘政治方面,形成对新中国的新的包围圈。
这是我最不愿意看到的一点!”
“第三,我认为我们必须对美帝国主义极其成员国在军事上以沉重打击,遏制美帝国主义嚣张气焰。
大家都知道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公然干涉我国内政,所以必须给美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从而使美帝国主义不敢轻举妄动,迫使美国不能轻易涉足台湾问题。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打朝鲜的一个原因!”
“最后一点,那就是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大家也都知道,现在中国在国际地位是什么样子!
只要我们能够打赢美帝国主义,那么必然能够提升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对外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也给正在煎熬中的那些国家一种光明的指引,社会主义才是发展的正道!”
原本很多并不同意其观点的将领们此刻也知道,主席的说法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把边境线交给别人,那么无异于是自毁长城一般的举动,这样的举动让这些将军们绝对无法接受。
林总在扩大会议上又一次的提出了先锋的问题,可是主席的宣布让他最后的希望化成了泡影一般,因为现在先锋已经确定,那就是王明宇的18军!
黄炎培这个时候站起来问道:“主席,既然我们决定出兵,那么我们的军队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如果我们以国家的名义出兵的话,我恐怕有失妥当!”
周总理道:“我看可以叫做支援军嘛,咱们本身就是支援朝鲜的,叫支援军我认为很妥当!”
主席沉思了一会道:“支援不如志愿!
我看叫志愿军大家觉得怎么样?
我们的志愿军就是自己愿意去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志愿的这个别人总管不到我们了吧?
呵呵!”
“主席的这个想法很好啊,志愿军,志愿军!
很有气势的名字,我看就叫志愿军,这个也可以给敌人一些迷惑嘛,他们怎么知道我们的志愿军是正规军部队呢?”周总理笑着道,显然对这个名字也是颇为的青睐。
黄炎培也是笑着道:“志愿军,很好啊!
这一次我们就要使得我们的志愿军打出我们的威风、打出我们的气势,给那些嚣张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
众人笑了笑,主席严肃的宣布道:“下面我宣布一下任命。
此次中国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经过中央军委研究决定,由彭德怀同志担任!
副司令员由洪学智、韩先楚、王明宇同志担任!
参谋长由解方担任。
其余各部安排由志愿军总部统一安排!”
林彪内心很庆幸,实际上他早就知道了这一次先锋是王明宇,据理力争?
呵呵,那一切不过是林彪在主席面前表现出来的假象!
实际上林总在中央扩大会议上把美国人说的天上有地上无的时候,主席就已经否决了,他担当不了这个重任!
主席宣布完任命之后,继续道:“现在我命令,中国志愿军受中央军委委托肩负起抗美援朝的重任,从即日起正式开始。
下面请彭老总说两句!”
彭老总站起来道:“我没有什么要说的,只有一句话,保证完成党和人民、中央军委交给我们的任务!”,看着彭总一脸自信的模样,其余众人也是会心一笑,要说战争中谁的战略眼光最好?
谁的打仗脑子最活?
谁在打仗的时候胜利最多?
可能都不是彭老总,但是要问谁打仗最猛,那可能谁也不敢跟彭老总讲。
很多人都还记得,195年10月1日,主席得知彭大将军在战斗中歼敌一个团,击溃三个团,俘敌700人,缴获优良战马近千匹,顿时,欣喜若狂,提起手中的笔写完送给他的。
山高路远沟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试问谁还能得到主席这样的看重呢?
在这一场抗美援朝为什么主席不选择林彪呢?
实际上大家都知道,林彪打仗的确是厉害,但是大局观不强。
最主要的其实还是林彪此人关键时刻容易掉链子!
还记得辽沈战役,在攻打锦州关闭东北门户的极关键一役,也是林彪有史以来少有的,占尽优势,十拿九稳的必胜之战,林彪却没有看到这一战对整个战略格局的深远影响。
当国民党廖绕湘率部进占彰武后,他居然前怕狼后怕虎的在打以不打之间犹豫不决,甚至信心动摇到上书中央要求撤打锦州回打长春,差点就让辽沈战役泡汤!
!
!
要知道当时在东北,林彪那可是一言九鼎的“封疆大吏”,除了还真没其他人能指挥他。
幸亏的英明果断,强令林彪必须坚决地执行中央的战略决策,才有后来的一系列的胜利和成功。
由此更可见林彪缺乏一个军事统帅所应具备的战略眼光和预见性。
他甚至缺乏彭德怀,彭大将军那种面对强敌敢于横刀立马的勇猛气概。
当中央在讨论是否出兵朝鲜,抗美援朝的时刻,本来由他指挥首次出国作战那是理所当然,再合适不过的事了,但他过分的强调出兵的困难和美国的强大,用各种各样的,堂而黄之的理由来反对出兵,掩饰他内心的胆怯畏战。
在当时美国的强大那是明摆着的事实,但还没强大到把他吓破胆的时候,可是他偏偏就被吓破胆了。
所以只能用一个十分牵强而又无奈的理由:他有病,来为他掩饰。
主席不选林彪是有理由的,而且理由非常的充分,选择彭大将军更是有理由的。
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也只有彭大将军这样的性格才适合这样的战争,才能站稳!
因为这场战争首先需要的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气势,诸位将军中,谁还有彭大将军这种敢于横刀立马的气势?
没有,或者说有也很少,至少主席没有发现。
实际上主席原本和总理和朱老总讨论的时候还有一个人选他们觉得挺合适,但是后来才放弃了,那就是王明宇。
实际上王明宇能够成为抗日名将自然不是吹嘘出来的,那些数据即便是当时国民政府有吹嘘的成分在里面,但是那些辉煌的战绩有很多并不是能够吹嘘出来的。
简而言之,关于国民政府报道王明宇的消息有至少三分之二以上是真实的,这个在国民政府还是首次出现这样的情况。
因为有些时候压根就不需要在去过多的渲染了,王明宇有时候创造的成绩甚至比他们吹嘘的还要好。
就好像当时刺杀了朝香宫鸠彦王的时候,国民政府就算是吹嘘也不敢这么吹啊!
但是王明宇就是这么的完成了这个任务,所以很多的事情让很多人都是跌破了眼镜。
可是最为郁闷的是,王明宇在国民政府那边的威望的确是高,在民间的威望也是高。
但是在中共军队系统中的威望太低了。
可以说这一次参加中央军委扩大会议的人,哪一个的威望不比他高?
要说起来这算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王明宇在高层中的威望高,但是资历却很不足。
很多人虽然认为王明宇不错,但是让王明宇去指挥那么多的中共高级将领那是有些吃力的。
心不齐这场仗怎么打?
主席他们觉得这一次的战斗是绝对不容有失的,否则中国什么时候才能再有这样的一个好机会去立威?
当然如果能够不打的话,实际上主席也不想打,谁没事想打仗?
王明宇当时在国民政府期间可是和朱老总平齐的将领,都是国民革命军的上将,都是集团军的总司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