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国殇2(2/2)
一旦开枪,那事情的性质就变了,这将不再是汉人和满人的事情,而是华人和洋人的事情,你们可别忘记了,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排满。”他说罢又看着邵力子,道,“若是我死了。
只要对革命有利,纵使是粉身碎骨也无憾!”
王季同说完,便把手高举了起来,蒋维乔和蔡元培对望一眼也是举手,而邵力子,看见大家的目光都盯着自己,最后也是举了手。
王季同看见大家都举了手。
心中并没有轻松,而更是凝重的道:“现在我们讨论一下,明天应该如何施行吧……”
翌日清晨,王季同刚起床,俞子夷就寻来了,他一见面就道:“先生。
真的要把永番他们送到日本去吗?”
王季同点点头道:“是的。
这是昨天晚上大家的表决结果。”
“可是……”俞子夷看着王季同坚定的神情,本来想好的说辞都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昨天晚上杼斋找到他,把事情和他一说,他也气愤的不得了。
不过想了一夜之后,倒是冷静了下来,临时想了些措辞但一见王季同就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是杼斋找的你吧?”王季同道。
俞子夷点头。
“哎!
你们还是太年轻了。
只看得自己受了委屈,根本没有看到舆论大局。
当初太炎先生决心反清。
去到东京发现没有任何一家报纸敢提‘排满’二字,于是就组织‘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借追思前人来鼓吹排满革命;苏报一案,你真的以为太炎先生是脑子发热,不但自己要坐牢,还要拉着蔚丹、龙积之一起坐啊。
他这完全是为了鼓吹革命、鼓吹排满。
我们这中国就像一个禁绝的屋子,大家都睡着了,你不闹出些事情。
不见些血,是没有人能起得来的,只有用血、用恨才能让那些原本麻木的人振作起来,才能睁开眼睛看清楚这中国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竟成常说,四千年传承,就看我们这一代了,我们做的好。
国兴族存;做的不好,那从此再无中华!
永番他们的事情,不要静悄悄的入葬,应该闹的轰轰烈烈。
我们就是借此告诉全体国人:在满清朝廷局外中立的时候。
在所有人都顿足观望日俄的时候,是汉人!
是无数复兴会员!
在为国捐躯!
在抛洒热血!
这是一件能让无数中国人警醒、振奋的事情!
而复兴会,就是应该让全体国人都知道这么回事情。
现在,东北、东京那边已经都在准备诸事了。
我们要让所有人都明白他们死的价值!”
寡言的王季同不知道怎么有这样的长篇大论,他其实一夜没睡,当晚商量完细节,他就把会议的结果发给了杨锐,等到天快亮的时候,东北那边的回电才到,他本已经等的困乏,但是看完杨锐的电报却没有一点睡意,他感觉昨天晚上的决议是完全正确的,他要让永番他们死的有价值。
王季同的一番话说的俞子夷哑口无言,是啊。
相对他们的所想,先生说的才是真理。
为什么要静悄悄的入葬呢?
为什么就不能昭告全天下他们就是为国而死的呢?
为什么就不能让国人知道他们的壮烈功绩呢?
“先生,我懂了。”俞子夷低声的道。
“哎,你懂了不行,还要杼斋、卜岑他们也懂啊。”
早晨的谈话就这样的结束了,正待王季同要出门的时候,德律风响了,文书接完电话过来道:“先生。
龙门客栈那边说有日本人求见。”
“日本人?
哪里来的日本人。”
“是的,先生。
那边说的是日本驻沪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派来的,他说是为复兴军之事而来。”文书也奇怪为什么日本人参与进来了。
“好的。
我知道了!”
带着些疑问,俞子夷问道:“先生,日本怎么也来了?”
“来了就来了。
正好一起见见。”王季同道。
“先生,这不符合保密守则!”
“我已经不需要保密守则了。
那天晚上,那个什么朝廷的志大人,他已经把我的模样记得很清楚了,再过两天估计县城那边就会有我的缉拿画像。
见见吧!”王季同道。
早上七点半钟的时候,王季同在龙门客栈见到了找来的日本人,这个日本人四十岁上下,平头,八字胡,穿着一身紧身的西装虽显瘦小,但却是一幅干练模样。
王季同在打量他的时候,他也在打量王季同。
“先生此来有何见教?”王季同礼后问道。
“未请教?”对方也是作揖,汉文不仅流利,口音也很纯真,完全听不出是一个日本人。
“鄙人姓王,先生如何称呼?”
“在下宗北平,奉大日本驻沪总领事小田切阁下之命,前来求见贵会竟成先生。”叫宗北平的日本人道。
“抱歉,竟成先生不在。
宗先生有事请与我说吧。”王季同一直在脑子里想日本人中有那个人叫宗北平的,他相信此人绝非普通人。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