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卷 家与国 第二十九章 京城1(2/3)
放我们一马又有何难?
如果不是她把我们逼的这么紧,如果不是她追到了朝鲜,今日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
!
谁不爱钱?
谁不爱钱!
哪个国家不贪赃枉法?
哪个官儿不中饱私囊?
先生要我们做的事我们都做好了,革命也成功了,日本也打败了,我们、我们就是想弄些钱而已。
先生不是要做总理吗,大可一直做下去。
一直一直做下去!
就是做一辈子总理我们也完全完全完全支持你,可为何就不能放过我们?
那些钱真的不多,真的不多,还没朱志尧一半多。
这是为什么啊?
!
为什么啊……呜呜……呜呜…………”
刘伯渊说着说着居然哭了起来。
像一个被父亲冤枉了的儿子。
他抽咽哭泣间,杨锐却出人意料的走到墙边,双手将他扶了起来。
而后掏出手绢,给他擦眼泪抹鼻涕。
刘伯渊见此顿时强制住抽搐。
眼里放着光,他双手反抓这杨锐的胳膊。
满怀希望道:“先生,您同意了?
!”
杨锐见他如此不觉叹了口气,“渊士,当初让你管情报是看你心细,可当时我也说了,心细的人向来胆小,你要克服。
可你把我们的这些话都给忘了,现在事情到了这一步,不是我不赦免你们,而是清源不会放过你。”
“不会的!
不会的!”杨锐如十年前那样掏心掏肺的说话,顿时让刘伯渊心生暖意,他犹如落水之人抓住稻草一般抓住杨锐,“清源说只要先生同意赦免我们,那事情就当没发生过,先生只要写下保证,也未必要一定要下野,对了对了,他说他只要做总参谋长,仅此而已……”
“笑话!
你相信?”杨锐忽然想起了车祸而死的黄福锦,“你忘记了黄福锦是怎么死的了?
他的车掉下悬崖,烧得是尸骨无存,那可是他的同学、他的战友啊!”
杨锐一提黄福锦刘伯渊就全身发冷,但他还是道:“先生,他说他那只是他不得已而为之,他说当时他以为秋瑾掌握了证据,所以……”
“你信?
!”杨锐打断道。
“渊士,你真的要保命,还是赶快跑吧。
离通化越远越好,最好是出国。
我是要死在这里了,即便同意赦免你们,也不过是晚死几天而已,你去吧!
云彪,送渊士出去吧!”
浑浑噩噩的,刘伯渊被叶云彪架了出去,他走到一楼时才想起自己满身狼狈,是以找到个厕所洗了把脸才出门。
再次回到主楼后齐清源看到他半边脸高肿起来,拉着他细看几眼方才问道:“先生没有答应?”
“没有!”刘伯渊反应有些木然,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刚才大声淘哭拼命讨饶,他只是道:“这事情我干不了,你找其他人去吧。
我要去看医生。”
他说完转身就要出门,不想齐清源一声断喝,“站住!
你在那边呆了快半个小时,你跟先生到底说了些什么?
你他娘的不会卖了我们吧?”
齐清源的断喝让刘伯渊心头猛颤,幸好他大哭后麻木的紧,没被人看出来,他转身强笑道:“大家都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我出卖你们能有什么好?
我在那边哀求了半天不成,反而被先生打了一耳光。
现在老子要去看医生,你还是去找秋瑾吧,她或许能劝得了先生。”
刘伯渊的话语让齐清源相信,可他总觉得刘伯渊的眼神在躲着自己,于是道:“既然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那你也还是留在这里好。
刘中校,”齐清源向旁边喊道。
之前带路那个中校顿时‘有’了一声,“你马上电话到一楼。
让医生上来给渊士治伤。”
虽然杨锐让他马上逃走,可刘伯渊还是想再看一看。
可齐清源连楼都不让他下,他心生恐惧,却见齐清源逼视过来,只得讽刺道:“原来医生就在下面,清源你真是想得太周到了!”
“要死我们这几个就死在一起,没什么好说的。
要是事情成了,那就一起享福,那也没什么好说的。
到时候其他我不敢说,金子银子娘们肯定少不了。”齐清源道。
“你就到隔壁安心呆着吧。
对了。
京城那边千万不要出岔子!”
低低的哼了一声,刘伯渊当即出了门,随后被安排到了隔壁。
他越来越觉得自己上了齐清源的当,要不然他那个小舅子去哪了呢?
刘伯渊想着齐清源的小舅子,他的小舅子此时正在京城求见蔡元培。
作为深信共和民主的新派人氏,蔡元培不但反对杨锐的独裁专断,更反对章太炎追求国粹、一味复古。
本来他认为杨锐是不会让分封法案通过的,因为这对他的独裁统治不利,这也是当时他对记者说自己支持章太炎。
而不说自己支持分封议案的原因。
可接下来的事情却完全不受控制了,投票前秋瑾一阵鼓动,议案居然真的通过了。
骑虎难下的杨锐只得补救:将所有因此受封的军官召集到老根据地通化,估计是想在先烈灵前忆苦思甜。
好将事情给扭转回来蔡元培知道杨锐的作风,他最善于鼓动,复兴军和农会就是他鼓动出来的。
试想。
军官们身处通化回忆往昔、面对陵墓追述理想,说不定真的一番激动人心讲演后。
大家就放弃封地了。
办法未必没有效果,可问题是所有人今非昔比。
齐清源的屁股早就黑了。
还没等到杨锐灵前讲话,齐清源就发难了,真是自作自受。
呵呵…呵呵呵呵……
会面之后听张焕榕说完原委,蔡元培忍不住笑了起来,阴恻恻的让人心悸。
张焕榕正不安间,蔡元培却道:“阴华啊,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啊,哎……”他说罢又长叹:“不过竟成革命和开国都是有功的,我们应该把问题分开看,这十成里面最少有八成是功,剩下两成才是过。
所以啊,你们千万不要苛待于他,只要他答应不再独裁、彻底还政于民即可。”
自从上次会过虞自勋之后,张焕榕就心生忐忑,好在后面的黄福锦案中,在蔡元培的帮忙下,通化车辆检测所和太原车辆检测所的工程师都在报告上注明车辆在事故前并无人为损坏,这才让他大松一口气。
这一次借秋瑾章太炎等人和杨锐斗法之际,通化那边不但将贪污走私案压住,还做了之前虞自勋所不同意的事情。
对齐清源那些人来说,这是不得已;可对张焕榕来说,这是千载难逢的,只要把杨锐抓住了,那还政于民、实行共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过他和齐清源的影响力只限于东北,真正在全国有影响力、在复兴会中有威望的只能是蔡元培,所以在杨锐飞通化的同时,他也急急飞往北京。
不过他没有专机,飞到京城是半下午了,而后入城、求见、等候,当他见到蔡元培时,京城已华灯初上。
蔡元培的意思很是泛泛,不解的张焕榕不得不细问道:“孑民先生,时间非常紧急,若是明天早上不能给通化那边一个准话,事情就会失去控制。”
“失去控制?
失去什么控制?”蔡元培并不急于做决定,毕竟杨锐留下的力量实在太大了。
他道:“如果总理不能在通电中坦诚自己的罪行,并承诺今后将还政于民、不再操纵稽疑院代表,那事情真的很难办。
是,美国那边一直都支持我们,英国也会支持我们,但这么大的事情,特别是干涉一个大国的政权,他们是不可能马上作出决定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