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不是这样(2/2)

“有这个后果理所应当。”杨锐思考着,“但由英国出面解脱而不是德国自己解脱,这已经是一个好结果了。

最怕的就是戈林对英法无所畏惧,任性妄为,那才是灾难。”

“另外英国正催促我们尽快退兵。”杨度再道。

“他们断定受此打击,意大利很快就会从非洲在撤军,国际联盟十万部队聚集于东非已无必要。”

“他们这是害怕我们会常驻吧。”杨锐笑道。

索马里虽然没有什么资源,可一旦中日获得那里,对英国来说,整个印度洋就变的很不安全,印度也存在失去的可能,难怪英国要着急。

“那我们的条件他们答应吗?”

“基本上同意。

只是美国人会信吗?

他们对国联从一开始就是反对的。”杨度道。

“上个月在伦敦,他们极力并谴责我们在纵容日本,并认定东亚将会是一个战争策略地。”

“他们信不信没关系,但旁观者如果相信,最少我们能在战时卖出不少债券。”杨锐道。

进入地中海以后,他忽然觉得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

要想在太平洋战争中获胜,中国应该借用这里的资源,发售战争债券是其中之一。

“哎!

就像墙忽然塌了一样,此时我才知道自己以前就住在悬崖边上。”杨度想着从伦敦谈判失败到现在的这段日子发生的事,由衷的感慨一句。

他虽然有所准备,却没有想到战争离中国如此之近。

“可叹国内诸公,还在浑浑噩噩、看不清国际大势啊。”

“国内……”被他一说,杨锐倒想起国内那些逗逼嘴炮党了。

国民党极力吹鼓解散同盟、重新谈判;国家社会党则认为除了他们,谁也没办法在临近战争的关头扭转大势,而那些顶着复兴会帽子的士绅代表,左看不是,右看也不是,三天两头质询总理穆湘玥和外交尚书王正廷,几乎是惶惶不可终日。

不过唯一的好处就是之前反对出兵东非的,现在全部表示维护世界和平是国际联盟每个成员国应尽的义务,杨皙子有治国大才云云……

与中国对比,日本政坛则平静多了,但东京却不出意料的爆发了大游行,游行之人全都身着和服,高喊着‘尊皇攘夷’。

他们在日比谷公园焚烧西装,更拦下途经或沿途看见的美国造汽车,不但训斥车主为非国民,还施加殴打某福特小货车司机田中建利被人用u型钢锁重击头部,致使颅骨被砸穿,当即倒地昏迷。

“皙子啊,也别太悲观,咱们应该对他们多些信心才是。”杨锐出言道:“毕竟是从满清过来的人,心里还记着庚子时洋枪洋炮的可怕,而美国又是诸强中最强大的一个,害怕也是正常的,待下一代、下下一代,他们正在从军的儿子、孙子当家做主时,就不是这样了。”(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