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一一零章 西北新政(2/2)

让在边上看热闹的陈光等人一个个在心里都笑翻了天,都憋的脸色通红,要不是酒席上,大家都喝了点酒,陈诚也不会看不出其他人的异样。

过了四五天,陈诚也明白,自己无法在西北找到红军成功的最关键的问题,就准备离开河套,去西安坐飞机去河南。

也不是他心里不想按照西北的经验施政,而是他无法在国统区内实行而已,他深知红军最能够鼓动老百姓的就是土地一项,只有这个条件满足了,也就可以获得四亿农民的支持。

可谈何容易啊!

陈诚也不是没有提议过,在南方先分地给农民,做实验。

可还没等实施,所有人都闻之反对,陈诚虽然不贪财,自己富贵了也没有在家乡买地建房,可其他人都不是陈诚。

当上军长师长的,有了钱,不但大肆买地,建立产业,有不少都纳了不少姨太太。

连地都要分,老婆是否也要被分掉?

陈诚的这个提议,不就是让他们被共产共妻吗?

于是,只要陈诚一下台,就成了墙倒总人推的局面,成了公敌。

也正是,陈诚在**高级将领中的鹤立独行,才让蒋介石逐渐重视起了这个不受人待见的大将。

蒋介石的制衡手段,高明之处自然不用说,但也慢慢的将国民党变成了一个大杂烩。

什么样的人都有,三教九流,地痞流氓有之;青年才俊,一心为国为民的有之;希望靠着大树,成为一方霸主的也有。

无赖、才俊、野心家组成的一个政党,正在向其毁灭的深渊一步步的接近着。

就像是一艘豪华游轮上的乘客,在漆黑的大西洋上航行,远处一座冰山正在一点点的接近游轮。

形形色色的人都在为人生纵乐极行而感慨,没有知道,他们覆灭只是在旦夕之间。

明白其中道理的,自然不会给他们点破。

至少,当陈诚询问,曾一阳如何看待**和国党的时候,曾一阳意味深长的拖了一个长音。

一番毫不吝啬的赞扬,国父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一边历数北伐的艰辛。

就是一句也没说南京政府的现状。

前一个是革命的先驱,后一个是北伐的名义领袖,两者之间的功绩都不能泯灭。

但孙中山先生致死都没有放下国民、国家,相比之下,蒋介石上台后,能够称道的也就是北伐之功劳。

听的人黯然无味,说的人小心谨慎。

知道曾一阳脾性的陈光等人,也是箴口不言,这不是让曾一阳拐着弯的骂蒋介石忘本吗?

陈诚走了,带着无奈和不甘离开了西北,去南京给蒋介石复命去了。

而曾一阳也跟着叶剑英去了陕北,参加在洛河河谷一个小城中举办的会议——洛川会议。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