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19章 两小无猜(2/2)

“嗯,叫来自星星的你。

从前啊,有个人……。”

——————————————————

微风荡漾,吹得油菜花宛若千层波浪在绿海翻涌,一波潮来一波歌,让人心旷神怡。

中午刚过,义丰乡四周百姓大多还在歇晌休息,田间地头空旷无人。

位于义丰乡的严家,白墙灰瓦屹立在乡上东北一角,内中阁楼林立,规模不小,后面还有一片土地,正在准备破土动工,显然还在扩建当中。

而此刻大院内寂静无声。

后院的阁楼内,炭炉烧的通红,温暖如春。

几十盆花团锦簇,争奇斗艳的鲜花竞相绽放,让人进入房间内增添了一抹勃勃生机。

除了这些花,房间内便十分空旷,一张两米的大理石长案,上面摆满了刀铲等工具,再有便是一张太师椅,而在太师椅一侧,竖着一柄生锈的偃月刀,另外一侧,者挂着一套破旧铠甲,好似有大火烧过的痕迹。

只是已经数年不用,上面布满了灰尘。

一个穿着一席青色棉布长衫的老头,手里拿着一把剪刀,小心翼翼的在长案一侧修剪着一盆盆栽。

他白发苍苍,微微的有些驼背,不过挽起的袖管露出的手臂,却有一道狰狞的疤痕,虽然年代久远,不过现在看着,依旧触目惊心。

如果说老头手臂的疤痕狰狞,再看他的脸的话,那一道疤痕便不算什么。

他的脸上似乎被大火烧过,面额焦烂,五官早就已经变形,一双浑浊的眼睛之中,却微微的露出寒光,此刻的站在那里,从背影看,只是一个年纪花甲的老头,可是却有一股无法言明的威严气息,让人不敢直视。

这个老头,便是严家的主人严永年。

提起严永年,义丰乡的老百姓,谁不竖起大拇指?

乡里的老人都知道,严永年不是本乡土长的,二十多年前是躲避战乱才到了这里,从此便在这里安下了家,开枝散叶。

这些年,严家买卖做的风生水起,客栈、药店、车船行、牙行、武馆等等,只要朝廷允许沾手的生计,几乎都有严家的身影。

卖买一直从江浙做到了福建湖广,真可谓是远近皆知。

更加可贵的是严永年这些年为乡里捐资助学,搭桥铺路,是永康县乡绅的代表人物之一。

严老爷子做人十分低调,几乎很少出门,如果乍出现在人群里,除了他这狰狞的相貌,怕是没有人能够认出他就是严永年了。

片刻之后,老爷子将剪刀放下,一只手微微的捶打着后背,步履蹒跚的朝着太师椅而去。

刚刚坐下,一个三十七八岁,头戴逍遥巾,身穿灰色道服的中年男子便推门进来,他是严刚,严家如今管事人,径直走到了严永年身边小声的道:“父亲,县里的王宏泰来拜访您。

您见还不是不见?”

严刚心里清楚,虽然严家如今有金山银山,不过归根到底行商只是副业,而且商人地位低下,族里的子弟要想出人头地,还是要走举业。

普通人他也不来麻烦老爷子,这王宏泰今年可是教出了一个廪生,一个案首,如果族内的子弟让他点拨一下,那便十分有用了,也不敢怠慢,所以才来禀告。

“王宏泰?”严老爷子沉.YIN一声道:“扶我去花厅,他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肯来咱们家,必定是有事相求。

族中子弟日后难免要求他照应,我亲自去见见他。”严老爷子缓缓起身,严泰急忙扶着他,朝着门外而去。

————————————————————凌晨还有一更。

看书的亲们请收藏,谢谢大家了。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