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七百三十一章 乐极生悲(1/4)

文学    这个老者倒是真的很意外了,学官话就是为了进内城给皇帝磕头?

若是这么简单,那这朝廷里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带着各地口音的官话了。

当官的那个不是要给皇帝磕头的?

怎么就没把官话学圆呢?

“……可敬,可敬!

知恩图报,乃是人品高贵者所为……”老者赞了一句,接着又问道:“……一两个月就能把官话说到这种程度?

这简直是难以相信……,你们一家倒是有心了……”老者很惊讶一两个月就能把官话学到这种程度,对这个更有兴趣。

“当不得老先生夸赞,其实,咱们是移民,到了京城生活,学会了官话,生活总是方便些,其实,也不全是为了进内城给皇上磕头……”老妇人带着一些骄傲,又连忙解释。

老者更是感慨起来,点头了半天,道:“说起来,陛下这移民,确实是在造福万民,活命无数的大功绩,不容易,不容易啊!”

“……这么说,今日你们这一家四口出来,就是为了进内城给陛下磕头的?”老者想起来什么,说道。

“是的。”老妇人如实回答道。

“哦,是这样啊,好说,老夫也正好要去内城,不如就一起吧,京城倒是没有老夫去不了的地方,若是到时候有人拦你们,老夫来说,保准你们能进到内城去……”老者保证道。

“多谢老先生。

那就有劳老先生了……”老妇人连忙道谢,原本他们家的准备也不少,有着很大的成功几率,但若是有人保证一定能进去,那更好,还不用提心吊胆,毕竟去的地方是皇城根。

“这倒是不必。

若是不嫌弃老夫麻烦,老夫倒是有些事要请教你们……”老者说道。

“不敢。

若是有帮得上老先生的,老先生尽管问。”老妇人见这个老者气势不凡,倒是乐得如此。

老者一直都在说官话的问题,倒是把其他问题抛在了一边,这倒是让年轻女子有些急。

好不容易事情出现了转机,可这个老者又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是,想跟老者提自己的事,可又不好开口。

见老者要同去内城,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不多时,老者的随从就拦下了一辆马车。

这种马车。

前后两排座位面对面,可以坐五六个人,是四轮“出租”马车,跑得比普通公共马车要快。

也不受线路限制,是按照路途的远近收费的,算是古代的出租车。

【据说古代也有出租车,叫记里鼓车。】

一家四口坐一边,老者和他的随从坐另外一边,这赶车的问了去那里,一扬马鞭,也就启程了。

待马车开动之后。

老者的话匣子也就打开了。

“这四轮马车,说起来。

还是比两轮的坐着舒服,两轮的马车。

要伸个腰,蹬个腿什么的,难……”老者开口就夸起马车来。

坐两轮马车,对于坐的位置和姿势都有一定的要求,不像四轮马车那么随便。

“老先生说得是,咱们从陕西一路过来,也就全靠这些四轮马车驮着走,否则,也不可能到这京城来,京城到这里,怕也有一两千里之遥了吧……”老妇人很体面的回答着。

“幸哉,幸哉,……哎,这四轮马车确实是起了功了……”老者有是一番感慨,又看了看年轻女子,年轻女子的眼神里一直就有焦急徘徊着,老者早看明白了,想了想,觉得自己还是言归正传比较好,若是再说其他的,只怕有人不喜欢了。

“……对了,差点把正事忘记了,刚才,老夫听闻,你家的小娘子要读书,学算术?”老者把话题拉回了正题。

“这……”老妇人说到这个问题,就比较犹豫了。

年轻女子一听老者说到了自己的事上,脸上立刻露出希翼的目光。

“有心读书学知识,这说起来,是好事……”老者说了起来,刚说起来,就想起那些人在主持和推动的,每年耗费几百万两的全面教育的事……,想到这里,老者的思绪又飘到别处去了。

这这读书识字确实是好事,人人都读书识字确实也是圣人一直致力的理念,可这人人都读书了,就真的是好事?

这不,这女子也要读书,也要学知识,也要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了,这让老者的思维混乱起来。

皇帝是鼎力的支持这件事的,每年拨出几百万两来做这事,这个事,被天下文人赞叹为数千年以降文坛上的大盛事。

可这个老者却觉得,凡皇帝大力支持的事,到最后总会出现一些料想不到的结果,其结果,总会对大明朝产生许多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个老者把眼前这个女子想读书的事和那个每年耗费几百万两普及全民读书的事结合起来,立刻陷入了迷茫,这倒是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是好事?

还是坏事?

这个大明朝,又要走向哪里去?

又想到士林里一直争论不断的争议,更加的迷茫,这人人有书读确实是数千年以降的大盛事,可这结果,就真的那么美好?

这女子都读书了,都敢出来找事做了,那不是说,这女子也可以做家里的顶梁柱?

也可以依靠工钱养活家人?

若是以后女子也要求做官,又该如何?

这该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

想到这里,老者自己打了个冷颤。

这事确实邪乎,到底是维持如今的局面比较好,还是实现圣人的理念比较好?

这个老者更加糊涂了。

马车里的人见老者陷入了沉思,好似在思考什么事,倒是没人打搅。

“告罪,告罪,老夫倒是走神了……”老者醒来之后,又立刻道歉。

一家几口人。

是急忙给这个走神的老者回礼。

“……先前听闻你家的小娘子说要去琉璃斋做女帐房是吗?”老者再一次清空了自己脑海里的其他事,专心说起这事来。

刚才他想的那些东西,实在是太荒谬了,还是赶紧扔了比较好。

“这,是的……”面对老者的询问,老妇人也只好如实回答,这个老者看样子。

不是一般人,从举止神态来看。

多半是个官,不是官也和官有着极大的关系,总之,是一位颇有地位的人。

“此事,乃是好事。

那琉璃斋的大掌柜,总所周知,乃是女子,招些女子做帐房,也是合情合理的,不然。

那女授受不亲,总是会遭人非议的……,这里面,却没有什么龌龊的事。

这一点,却是不用担心,到琉璃斋去做女帐房,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而是极大的造化……”老者开始说正事了,对于琉璃斋,老者也是不知道用什么话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但有一点需要肯定,那就是绝不能说琉璃斋的坏话。

这关系到圣上的名誉,自然更不能让别人说。

“老先生教训得是。

老身不该胡乱猜疑的。”老妇人连忙道歉。

“……说起来,那琉璃斋给的工钱。

确实蛮高,若是能到琉璃斋做工,并且做帐房,也算是了不起的了……”老者带着一些羡慕的说道。

羡慕的不是琉璃斋做帐房每个月能那多少银子,而是羡慕琉璃斋不是一般的富,能以一己之力,供养半个大明朝。

一家四口人真的听着这个老者说话。

“……要想到琉璃斋做帐房,确实第一得学会识字,再者,得学会算术,得会拨打算盘,这个,确实得要人教……”

“……但,据说,这琉璃斋记账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至于说怎么记账,这个,去了琉璃斋,那里的人自然会教你,这个倒是不用学,学了别处的记账方法也没有,所以说,实际,只要学会识字,算术和打算盘即可……”老者开始娓娓道来。

要说他和琉璃斋的关系,未必很熟,但绝不陌生,这琉璃斋在北京城,那绝对是一个众人都关注的东西,总是会出很多新奇的玩意和事,不想关注都不行,更别说他们这种人了,即便是远离琉璃斋,即便是不想听有关琉璃斋的事也不可能。

一家人认真的听说着。

“……刚才老夫听你家小娘子说,要借女童之手来学习识字,这确实让老夫颇为感动,老夫也算是个读书人,当年家境也颇为贫寒,为了读书也吃了不少苦,可和你家小娘子比起来,也就不算什么了,为此,老夫也是颇为感慨,这才有了和你家谈一谈的想法,……老夫觉得,身为圣人门徒,不该绝了一位心向圣人之人的念想……”老者颇为感慨的说道,道出了自己掺乎进来的缘由,除了这一点,还有就是如今士林里争论得厉害的事,到底全民读书靠不靠谱,到底行不行,到底是对是错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他,忽然听到一个女子说要读书,而且是用离奇的方法读书,心生感慨,忽然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生出了要看看女子读书之后到底会如何的念想,这才掺乎进来。

“老先生……”老妇人更加肯定,这个老者的身份不一般,早年读书贫寒,那就是说现在读书有成,早已不贫寒了,定是一位贵人。

听了贵人说的,不知道该如何回话了。

年轻的女子更是殷切的看着老者。

自己的命运,似乎再一次出现了转机。

壮硕的男子也是颇为动容,听老者的话,自家这是遇到贵人了。

“……此事,其实,老夫也是不好出面的,若是男子,随便找一个地方就可以附学,但,你家小娘子为女子之身,……女子求学,向来就极难,若是年纪小还不要紧,这般年纪了还求学的,着实是没听过……”老者话头一转,似乎和刚才的话刚好相反。

女子一听,立刻沮丧起来。

男子一听,也是颇为担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