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七章 刺杀(1/2)

“什么事?”赵煦见常威一脸凝重,不由问道。

“晋城破了。”

“什么!

晋城破了。”赵煦吃了一惊。

这段时间,晋州虽然兵荒马乱,但一直没有失控。

依靠的就是八万禁军把守的晋城。

再有马家军队的配合,总体上与西凉军打的有来有回。

尤其是他向马家提供了一批盔甲后,马家在一次野战中还取得了小胜,歼灭五千西凉军。

因此,燕州之乱的时候,燕州西面没出什么乱子。

没想到如今却形势急转直下。

“晋城城高墙厚,怎会突然被西凉军攻破?”冷静下来,赵煦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

以前西凉不是没打过晋城,但数次都被禁军士兵抵御。

“逃到飞狐关的禁军士兵说禁军中出了叛徒,都尉崔岩投了西凉,率领部下叛变,在西凉时末将就觉得他不是个好东西。”常威咬着牙说道,他一生最恨叛徒。

赵煦脸色阴沉下来。

晋城一丢,晋州就全完了。

最可怕的事,现在西凉已经不是以前的西凉了,而是北狄的附庸。

西凉拿下晋州,和北狄拿下晋州没有区别。

在北面,他已经在面临北狄的威胁,现在又要面临西凉的威胁。

而且接下来,只怕北狄定会指使西凉冒犯飞狐关。

“飞狐关守军有多少?”赵煦问道。

“五千人。”常威面露忧虑,“保险起见,末将以为当拓展到三万人,同时调拨百门火炮过去。”

赵煦点点头,现在谁也无法预料北狄下一步会采取什么行动。

最稳妥的行动便是加强对飞狐关的防御。

“把兵仗司最新造出来的火炮都送到飞狐关。”他说道。

兵仗司火炮的制造一直没有停止。

燕城外的炮兵训练场地也一直在训练新的炮兵。

顿了一下,他对常威道:“新兵的训练要跟上,只怕一场战事又要不可避免了,不能总依靠这三万老兵打仗。”

“是,殿下,在上谷郡招募的三万新兵说起来训练也有两个多月了,勉强能用。”常威想了想说道,他也很苦恼。

北狄威胁不交出燕王便发起战争,没想到这么快就出招了。

但如此他就无法从容练兵了。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赵煦来回踱步。

身为燕王,他必须考虑到当下所有的情况。

北狄令西凉这个附庸在西面发难,打一场古代版的代理人战争,但北狄未必不会在北面同时搞出些动作。

思索了一阵,他道:“把这三万士兵调往飞狐关,在飞狐关继续训练,老兵前往燕关,以备不测。”

常威会意,重重点了点头。

商议了此事,赵煦令常威回去筹备,自己则回到王府,写了份折子令人送往京师。

晋州出了这等大事,他还是要上折子的。

……

晋城。

慕容无忌走在被鲜血染红的晋城街道上。

脚底发出血水被踩踏的“泽泽”出声。

战事结束两日了,但地面上大颂禁军的鲜血还尚未干涸。

“首领,城内都搜遍了,只要能找到的大颂禁军士兵都杀了。”一个正将过迎过来说道。

西凉兵制,正将相当于北狄狼录。

而负责统兵出征的将领则被称为首领。

慕容无忌面无表情。

攻克晋城,他第一道命令就是下令屠杀投降的大颂禁军士兵。

对每个西凉人来说,天生带着对大颂的仇恨。

尤其是晋州,他们懂事起便被告知这里属于西凉。

晋州土地上的大颂禁军是强盗,生活在西凉的大颂人是盗贼。

所以,在晋州与大颂的战事中,西凉从来不留大颂士兵的活口。

即便活捉的大颂百姓也是当做奴隶卖给西凉商贾。

“干的好,一百五十余年了,晋城终于又回到了西凉,今后,我们再也不会失去他。”慕容无忌伸展双臂,仰头望天。

正将脸上同样有着难以压抑的兴奋。

晋城是每个西凉人心里的圣地。

为了这里,他们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

“其他溃兵呢?”

慕容无忌忽然想起一事。

“都逃到了飞狐关。”正将的眼睛眯了起来。

“飞狐关?”慕容无忌皱了皱眉头,“这次穆勒洪真令我们西凉拿下晋州,要对付的便是飞狐关东面的燕王。”

尽管一直在晋州忙于战事,但他也从各方面了解了下这位燕王。

包括北狄南下被这个燕王击败的事。

同时,还有传的神乎其神的火炮。

“据说是这么回事儿。”正将说道。

慕容无忌点点头,“都说取晋必取燕,否则这晋州就难以长保,此番大颂丢失晋州,必然会派兵来夺,可汗穆勒洪真果真是个雄才大略之人。”

正将道:“正是,北狄正处在鼎盛之时,我们西凉臣服北狄,可谓正合事宜,否则只怕会像大颂现在这般面临无休止的战争。”

慕容无忌没有反驳,他们从来没有畏惧过大颂军队,但对北狄铁骑却充满恐惧。

没有任何一个西凉人愿意与北狄铁骑交锋。

往前走几步,他回头道:”单于,不,大王令我们打下晋州之后坚守晋州,等待命令,你立刻领兵修缮城池,以防大颂来攻。”

“是,首领。”正将低头应是,随即转身离去。

……

秦州,咸城,马家府邸。

马璇望着晋州方向,紧锁眉头。

晋城失陷,西凉兵横扫晋州东。

大颂禁军被西凉兵击溃之后,马家独木难支。

他只能下令马家兵马撤出晋州。

“哎,我马家在晋州苦心经营十余年,如今前功尽弃。”马璇忽然叹了口气。

马翰立在父亲身侧,他道:“父亲何必担忧,皇上岂会坐视晋州落在北狄手中,定然会派兵收回,否则一旦西凉兵横渡晋河,大颂危矣。”

“只是到时候,我马家怕将不得不出兵。”马璇皱了皱眉头。

马家距离晋州最近,而且他相信其他七家势族也定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怂恿赵恒令他出兵。

尽管身为大颂八大势族之一。

但他马家却与其他七家势族格格不入。

原因在于马家有一半的羌人血统。

这羌人是活跃在秦州和吐蕃之间山脉中的一些部族。

马家之所以能崛起成为八大势族之一。

原因在于大颂立国之战中,马家高祖迎娶了羌人首领之女,得到一只羌人军队。

之后马家奉大颂高祖皇帝赵义之命,横扫秦州,雍州,司州三州,从此在这里扎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