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早春时节(一)(2/2)

只是这一次,一战打下来,城池不光是没有拿下,反倒是就连姚志卓也没于阵了。

“这叫我如何向牧翁交代!”

“子求确是竭尽全力了,奈何所部成军日短,尤是子求在兵败之际尚且亲身鼓舞士气,可也无力回天了。”

姚志卓的仁武伯是鲁监国册封的,当年张煌言在四明山立寨时,姚志卓则在天目山组织义军抗清。

双方在跟脚上差别不大,一旦相见也甚是亲近,岂料只此一战,姚志卓麾下那支刚刚组建起来的义军就被清军当面击破,连带着姚志卓被杀、张起芬被俘,他们连使以救援的机会也无。

兵败,且折了大将。

明军士气低落,已不能再战。

张名振眼见于此,围城继续,另外由着张煌言继续在崇明组织屯田。

就这么一直到了三月,凭借着南直隶的抗清人士送来的情报,张名振找准了机会,直接北上突袭扬州府东南角的吕四场得手,击败防守清军,缴获大河营守备印,就此才总算是重振了士气。

三月初六,张名振突袭得手,借着胜利重振了大军的士气,到了三月二十九的时候,张名振、张煌言等再度率领水师进入长江,四月初五,上镇江,焚小闸,至仪真,向当地盐商所要钱粮以供大军使用,结果盐商合议后决定不给,张名振一怒之下便将仪真的六百多艘盐船尽数焚毁,随后在马国柱慌里慌张的调兵遣将之际,重新撤回到了崇明。

这已经是张名振和张煌言第二次进入长江了,时间很短,但依旧没有等来关于西南明军的任何消息。

说起来,此番出兵,经济意义远大于战略意义,他们这支舰队在崇明已经呆了整整半年了,耗用粮草甚为巨大。

而张煌言在崇明的屯田也不可能违背自然规律,不到夏天是绝对不可能收获的。

可是问题在于,他们手里的粮草已经撑不到那个时候了,若是能够获取到这批钱粮还好说,现在就只能另寻他法了。

“侯爷,我部粮草匮乏,军士的战斗力也远不及国姓的本部兵马。

为今之计,还是要想要国姓求援,如此,咱们才能在南直隶造起更大的声势来。”

张煌言如此说来,张名振又哪里不懂。

可是此番出征,他本就有着摆脱郑氏集团控制的打算,不为别的,鲁王对他有知遇之恩,光是这份恩义他自觉着就要维系住军队的独立性,借此让郑成功这个受过隆武帝优厚待遇的“准驸马”投鼠忌器。

奈何,郑成功又哪里是好相与的。

与他们一同南下的平夷侯周鹤芝、英义伯阮骏等将帅现在都已经彻底纳入了郑氏集团的战斗序列,成为了郑成功麾下能够直接指挥的军事将领。

现如今,他们的苦苦支撑其实也是不存在任何意义的,因为粮草握在了郑成功的手里面,不说火药什么的全部来自于福建和广东,只要粮船晚来些时日,他们就要面临着大军在饥饿中分崩离析的危险。

“先去趟温州,买几船粮食回来再说。”

话虽如此,可是叹了口气过后,张名振却还是认同了张煌言的建议,准备顺路回一趟福建,向郑成功请求一支援军北上,协助他们展开对南直隶的攻势。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回目录    收藏 下一章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