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一千六百一十六章 大桓江湖(1/2)

大桓天朝,九龙禁城,禁宫。

∈♀

萧影闭关的第十天,北方、西方、西南方等三方主战场的战报,相续传来,明确表示抵挡并击退敌军,宣布解除边境危局。

留守九龙禁城的大桓重臣,齐聚大桓主殿,商议接下去的部署!

短短十天来,沉稳慎密且宽容仁的储君萧奉天,倒是初步得到众臣认可。

但是,随着击退三方敌军的入侵,又将是另外一个局面,每一个部署都影响极大,储君萧奉天倒是不敢妄自做主,而且萧奉天也颇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最擅长的还是政务,接触的军事战术并不多。

“太尉大人有何建议呢?”

重申了遍三方主战场战报,储君萧奉天率先看向负责统筹全局的太尉兼十大君王之兵王韩信问道。

“老臣冒昧!”

太尉韩信早有腹稿,先是谦逊应了声,便朗朗分析道:

“第一,随着三方敌军的败退,只要不出意外,敌军已经掀不起多大浪潮,很难再威胁到我朝根基。

如此一来,摆在我朝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重兵守境,静待良机;要么率军出击,反扑敌方疆域。

第二,除三方敌军联盟外,敌视我朝者,尚有非洲联军、西欧联军、南部联军,与及威胁相对较大的南北美洲的联军,其中又以米国的英雄文明和加国的神战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为主!

这四方联军的实力,丝毫不弱于目前三方敌军联盟,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第三,事到如今,陛下(萧影)整合异人群体的谋划,如今是否动用。

值得重点商榷。

目前动用异人群体的部署,我朝能更快击溃三方敌军联盟,而且目前力量体系尚好,继续等待下去,随着力量体系的飙升和降世仙神的反应,异人群体的作用会越来越小。

但是。

如今动用,却又无法对距离我朝疆域极远的四方联军,造成不了太大威胁和伤亡,利弊难分!”

太尉韩信仅仅说明三个要点,不难明白。

但是,乍听起来,似乎只是阐述三种主要情况,并未提出具体应对策略!

“诸位大人的想法呢?”

萧奉天朝韩信赞同点了点头,柔声又不失威严环视殿内众臣问道。

以萧奉天的性格。

确实没萧影那般强势独断,比较会听从他人建议,集思广益。

但是,储君毕竟只是储君,也确实做不到如萧影般独断独行,更不敢忽视大桓众臣的想法。

因为大桓天朝中,春秋吕氏、逍遥武脉、融兽越州、旧秦赢氏、旧吴孙氏、蓬莱一脉等等大势力,比起自然桓后戚姬和储君萧奉天一脉。

只强不弱。

戚姬母子,只是占据了得到萧影和大桓天朝认可的名义罢了。

很难压服各大派系!

庞大至极的天朝级别势力,各种派系、各种关系,错综复杂,非一般人所能理清,光是侯、王、皇、帝等势力,就是数以百计。

还没把异人群体、散修势力、家族豪门等算进去。

认真说来,让储君萧奉天执掌大桓天朝,难度确实比萧影高无数倍,更考验萧奉天的帝皇之术,这也是开国者和守成者的莫大差别所在!

“以本宫的意思。

如今我朝争取的重点,只有两个字……时间!”

命运天后吕雉沉思片刻,插言提醒道。

包括萧奉天、戚姬、孙尚香、白泽等人在内,在场绝大多数人微微点头,这不是什么秘密啊!

当然,吕雉身为命运天后,自然不会说废话,言外之意是支持继续战争,也就是异人常说的主战阵营的右翼鹰派!

众人沉默,龙后诸葛亮看了眼储君萧奉天,硬着头皮顺势附和道:

“天后娘娘所言极是,如今我方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以我朝得自盘古秘境的资源财富,每时每刻,我朝都在以极大的速度发展壮大!”

虽无明说,却足够在场众人明白了!

新降的旧蜀一脉,包括龙凤关张等,如今基本被储君萧奉天降服,属于嫡系的储君一脉,关张等武将和简雍、徐庶等部分文臣被派往西南方主战场支援,龙凤两大顶级谋师却被萧奉天留下充当幕僚和策应。

更重要的是,诸葛亮想表达的意思,却是和命运天后吕雉相反,要的是停战而休养生息,稳定形势,消耗所得。

这代表的是储君萧奉天的意思!

“哼!”

可惜,龙侯诸葛亮根本震不住吕雉,甚至有些没资格和吕雉对话。

吕雉不屑轻哼一声,挑明说道:“本宫的意思,是我朝应该在盘古天地恢复远古时代或洪荒时代,或者降世仙神阵营反应过来之前,趁着这段缓冲时间,尽力、尽快,削弱敌军,征伐八荒**,统一天下!”

诸葛亮不敢明言反驳,尽量措辞应道:“征伐八荒**,统一天下?

这有点不现实吧?

或者说,根本就做不到。”

“没做!

怎么知道做不到?

无论如何,最大程度削弱敌军就对了,否则等敌军和仙神阵营反应过来,我朝还有何优势可言?”

吕雉毫不客气地犀利反问道,顿了下,懒得理会诸葛亮,直接看向储君萧奉天问道:“储君以为然否?”

吕雉知道诸葛亮所说,代表的是储君,干脆明言,而不是跟诸葛亮争论文斗。

从这点说,吕雉的性格倒是和萧影有些像。

萧奉天毫不意外沉声应道:“如今父皇闭关,形势初定却未明朗,再加上我朝新生子民尚未安心,秘境资源尚未消化,再起战端,恐非良机啊!”

“此言非矣!

眼前恰恰正是最佳良机,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吕雉并不留情迅速提醒道,随后,看向自然桓后戚姬和太尉韩信问道:“桓后和太尉以为呢?

留给我朝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如今求稳绝非明哲之道,末日降临。

苍生如草,这是必然结局,又何必忌惮太多?”

“……”太尉韩信欲言又止,干脆眼观鼻,鼻观心,一言不发!

这明显是大桓嫡系和春秋一脉的争辩。

事情没明朗前,还是尽量别贸然参与的好!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双方各执一词,说不上谁对谁错!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百人百态,林子大了自然什么鸟都有!

大桓天朝的情况算好的了,至少有大桓天主萧影坐镇,太过荒唐和自私的建议。

没人敢提。

各方联军的争议和矛盾,肯定比大桓天朝复杂激烈得多!

身为储君之母和大桓国母,戚姬的身份地位比吕雉只高不低,却没太多顾忌,语气平静应道:

“吕氏妹妹稍安勿躁,或许有点误会了!

储君的意思是,谋定而后动,顶多等陛下出关。

或形势明朗,或子民安心。

或消化秘境资源等等,我朝便可全力出兵,这就是攘外必先安内之理。

并非说固守不战,战,肯定要战,只是需要缓冲和时间!”

言语姿态较为平和。

却颇有以势压人之势。

没办法,戚姬母子占据的就是嫡系、名义,官大一级压死人,这也有故意提醒的意思!

“兵贵神速!

如今是大争之世,大乱之世。

自当乱世用重典,浮屠镇天下,妇人之仁绝对要不得!”

吕雉柳眉大皱,明言否定提醒道。

随后冷笑接道:“此处都是自己人,明说吧!

主和之人,不过是怕承担责任罢了。

本宫主战,若是陛下出关降罪或有所失误,本宫一力承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