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三章 张良说(1/2)

铸圣庭473_铸圣庭全文免费阅读_第四百七十三章 张良说来自

“主公此言差矣!

天道至公,不偏不倚!”

看刘邦此状,张良迟疑了下,沉声说道。

“哼!”

陈平、曹参等愣了下,只是习惯了张良对刘邦的“不敬”,倒也没多大反应。

反倒是刘邦此次并未微笑接受,而是颇为恼怒冷哼一声。

此一时彼一时矣!

之前刘邦容忍张良的“不敬”和超然地位,是因为张良的算无遗策、神谋鬼算。

如今张良在刘邦的心中地位大降,刘邦自然难以容忍。

听到刘邦明显恼怒的冷哼,张良笑了笑,也不在意,而是自顾自接道:

“第一,地利。

我方势力地处母河之畔,乃人类发源地,又坐拥三大王城,此乃真正的蕴龙之局。

自古以来,帝皇正统皆出自于中原,特别是母河之地,鲜有出自边荒。

如今武桓王谋划南方,看似能跳出中原争霸,坐山观虎斗,实则先机已失。

再加上武桓势力地广人稀,地盘足有我方数十上百倍,但人口基数却不足我方一半,事事顺心也就罢了。

一旦败战,便会兵败如山倒!”

“呃……”

原本诸将,包括刘邦,都以为张良又是冷嘲热讽,谁知道张良一改常态,竟然是安慰。

“第二,天时。

依照异人所说,接下去便是我方崛起之时,估计这也是武桓王退避南方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势如此,非人力所能更改;依照局势而言,武桓王身为大秦王爷。

延续和享受着大秦帝国气运,可惜大秦帝国气数已尽,若是无法摆脱,注定了武桓王气数会不停削减,也不会被天下人接受,难成大器。

再则,主公乃真龙之主。

气运盛隆。

而武桓王是九龙之主,气运起伏不定,充满变数。

第三。

人和。

主公乃原住民,武桓王乃异人,这点是本质差别。

难以更改。

异人终究无法真正融于这个世界,较难令我族之人接受,这就是武桓王为什么威震天下,却鲜有人才或势力主动投靠的主要原因。

如今辅佐武桓王者,几乎都是武桓王‘强迫’而来,再加上武桓王排斥异人势力,可谓独力难支,基本难有发展了!

而主公却是众望所归,人才蜂拥而至,如今已经初具乱世之主雏形。”

无视众人的错愕疑惑。

张良脸色郑重连声解释道。

顿了下,眼神坦然和刘邦对视,连声接道:

“古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综上所述,天时、地利、人和。

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注定了武桓王难成霸业,只能偏安一隅,至少比不上主公,这也是我师令我辅佐主公的根本原因,否则主公与我师无亲无故、无恩无德。

我师怎么也不会选择主公,还没算大小姐的因素在内!”

“先生之意?”

张良一番话下来,听得众人一阵沉默,却无法反驳。

原本颓废、无奈的刘邦,更是眼神一亮。

张良没明说,但武桓王在声名威望上,远胜刘邦。

加上武林神话之女“邪妃花千黛”的因素,沧海山庄确实没选择刘邦的道理,除非真的很看好刘邦。

至于武林神话沧海君,已经得到仙果之人,眼光能力自然不容置疑。

“相由心生,事在人为!

主公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只要主公能抱着以前的心态,这天下早晚是主公的天下!”张良笑了笑,缓缓应道。

“邦!

受教了!”

刘邦沉默半响,做了个深呼吸,躬身客气且恭敬行礼道。

这还是张良第一次对刘邦改变态度,还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看刘邦心态改变,张良笑了笑沉默,但至少主从关系来看,明显好转许多。

“如今,临济城已下,我方暂时无力扩展战果。

但是,自从大秦兵出关中,以老将军将侯辛胜为首,通武侯蒙恬,战天侯王贲,绝武侯韩信三大侯爷辅佐,夺三川,战颖川,连下四十几城,势如破竹,天下皆惊。

如今,将侯辛胜亲率主力威逼张楚首府陈城(陈县),通武侯蒙恬攻陷陈城北部固陵,战天侯王贲攻陷陈城西北部长平,绝武侯韩信攻陷陈城西南部上蔡,谋夺项县,意图四方围攻,覆灭张楚。

如今陈王发檄四方,令天下起义军联合抗秦,我方该当如何反应?”

主从关系好转,气氛缓和许多。

刘邦不再远眺南部,忧虑武桓之危,而是转移话题问起陈胜吴广的现状。

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大秦帝国看似日落西山,天下烽烟四起,使得大秦虎军蜗居关内,不敢出关。

但是,自从大秦虎军出关发难,却是所向披靡,连战告捷,给威望正隆的张楚势力一个当头棒喝。

至今为止,大秦虎军还未尝一败,张楚势力却是节节败退,很快就失去了小半势力地盘,连陈王陈胜称王之地陈城,也被大秦虎军包围,若等大秦虎军包围圈一成,不说张楚大军能否战胜,估计陈胜吴广跑都没地方跑了。

数月来,大秦虎军的出关,老将军辛胜就不说了,通武侯、战天侯、绝武侯三个年轻人,却是因此威震天下,展现了极强军事才华,蒙恬和王贲是名门之后也就罢了,韩信不愧兵仙之名。

基于大秦凶猛,陈王陈胜以王者的名义,号召天下各个起义军“勤王”,联合抗秦。

毕竟,包括项氏一族在内,天下**成的起义军,都是举着响应张楚政权,伐无道,诛暴秦的旗帜。

这是称王的好处,也是称王的坏处。

如今除却大秦帝国,张楚政权是唯一称王的起义军。

坏处是枪打出头鸟,大秦虎军一出关中,就咬着张楚大军猛攻。

好处是。

如果天下起义军不响应陈王号召,肯定会民心大失,士气大减,连气运也会被天地剥夺许多。

这就是刘邦纠结之处,若论本心,刘邦和项氏一族一样,自然巴不得张楚覆灭。

如此一来,他们就能大肆扩增地盘,甚至能收拢张楚残军;若论大势。

他们毕竟是起义军,却是不能不救。

“这有何难?

假戏真做便可!”刘邦正纠结间,张良却是毫不犹豫应道。

“假戏真做?”曹参皱眉问道。

“我方不是与项氏一族、大秦帝国联盟吗?

而且主公已经向华庭公主求亲。

不如继续求亲,同时聚集重兵,威逼大秦帝国和张楚,到时进可攻,退可守!”张良迅速应道。

“呃……当初是为了谋算武桓王才有此事,如今武桓王大势已成,我方毕竟是起义军,没勤王也就罢了,若是还与大秦帝国联合攻打张楚,我方如何面对天下人?”

陈平眉头大皱说道。

曹参、郦商等人纷纷点头附和。

“是啊!

如此一来,天下人如何看待本座,本座的脸皮往哪搁?”刘邦连连点头附和道。

“难道主公还在乎名声吗?”

张良微笑反问道,使得刘邦神情一僵,颇为难堪。

曹参、陈平等人也是神色不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