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桓王之心(1/2)
铸圣庭530_铸圣庭全文免费阅读_第五百三十章 桓王之心来自
王城级别城池寿春城,百丈高的城墙上……
桓王剑殇、张楚使者吕臣、桓国大将田单、龙且等齐聚城墙,远眺河水滔滔的淮水对面。
光是淮水,便宽达十数里,常人无法清晰看到对岸。
加上寿春王城城外空地的缓冲,韩信大军军营等,便是以剑殇、龙且、李同,甚至散仙花千黛,也没法看清远处的具体情况。
但是,隔着数十上百里,他们却可以从铁血煞云的变化,隐约推测出远处的情况、战况!
“启禀桓王!
邓宗大军已经和韩信大军展开激战!”
看着远处遮天蔽日的铁血煞云,开始汇聚融合,吕臣脸色焦急朝剑殇汇报道。
“嗯!”
剑殇点了点头,平静应道。
看铁血煞云推测沙场战况,普通人也看得到,至于更具体的变化情况,就看各自对军事战争的理解能力了。
别的不说,吕臣分析得出来,剑殇没道理分析不出来。
可是,让吕臣失望的是,剑殇却一点反应都没,根本没任何出兵渡河的迹象。
焦急万分沉思片刻,吕臣硬着头皮看向剑殇,提醒道:
“如今邓宗大军已和韩信大军正式交战,几乎吸引了韩信大军所有注意力。
正是我方渡河的绝佳时机,否则等战斗结束,若是韩信大军胜出,那我方要顺利渡河,难度就高出许多了!”
“呵呵……”剑殇笑了笑,继续沉默。
田单沉思片刻,偷偷看了眼剑殇,冷哼一声说道:
“哼!
按照之前约定,只要我方真正渡河,提前一天通知邓宗将军,邓宗将军就会立刻率军接应。
但是,如今邓宗将军从汝阴抵达淮水河畔,却整整花费了两天时间,而且还是全力行军了!
果然好算计啊……”
“呃……”
吕臣张嘴无言。
苦笑一声,脸皮发烫低头沉默。
田单这么说,已经很给面子了。
但意思很明显,本来是两天路程,张楚势力却说一天,说明就算桓国大军按照之前的约定,提前一天通知张楚,而张楚势力也真的立刻出发。
没任何时间浪费。
那桓国大军也必须独对韩信大军至少一天时间。
一天时间,要覆灭桓国大军自然不可能,但韩信大军全力狙击的话,肯定能让桓国大军损失惨重,就算桓国大军极为强悍,顶多就是两败俱伤!
确实是好算计啊!
看主公没反应,龙且迅速附和道:“田大将军言之有理!
如今只是煞云融合而已,谁知道具体情况如何?
就算邓宗将军和韩信大军真正激战,也不一定是全力以赴啊。
不得不防!”
吕臣脸色一变,毫不犹豫语气坚定说道:“这点大家可以放心,邓宗大军绝对是全力以赴。
在下以性命和名誉担保!”
“性命和名誉?
!”
田单嗤笑一声反问道,使得吕臣神情一僵,又听田单晃悠悠接道:“名誉就不说了,性命的话,若非我王仁慈,光是张楚如此算计,斩杀使者也不为过。
被骗一次可以说是失误,如果被骗两次,那就是白痴了。
吕将军认为我方是白痴吗?”
“啊……”
吕臣错愕无语。
嘴巴大张。
随即脸色一黯,苦笑无力接道:“田将军言重了!”
想解释,吕臣却不知如何开口!
吕臣相信,河对面的邓宗,绝对是全力以赴。
不再是陷阱。
但是,问题是桓国不信啊,古人诚不欺我:“一日为贼,终生为贼”啊!
而且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那种了!
如果桓国大军能相信张楚的诚意,及时出兵支援。
让吕臣从城头跳下去,吕臣也愿意!
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
看着天际的铁血煞云,越来越浓厚,而且摄人心神的黝黑煞云中,逐渐出现狰狞血色……
侧面分析,铁血煞云中出现血色,就是有生命逝去的迹象。
能让遮天蔽日的庞大铁血煞云,出现明显可见的血色,可想而知战斗的惨烈了。
肯定不是数人、数十人、数百数千的生命逝去那么简单,至少是数以万计,甚至可能是数十上百万!
可想而知对面战况的惨烈!
两个多时辰来,包括桓王剑殇在内的桓国众人,都是平静沉默。
吕臣却是度日如年,宛若火锅上的蚂蚁般焦急万分,这倒不是吕臣怕死或怕张楚大军战败,而是不忍眼睁睁看着张楚无数大好男儿就此陨落。
但是,剑殇不出声,在场没人敢离去,吕臣更没有底气催促。
再说,催促了也没用,之前桓国方面就明言了要邓宗、蔡生“全力”激战韩信大军才会出兵,是全力,而不是应应景就算了!
睁眼,吕臣眼神悲凉苦涩直视剑殇,语气低沉说道:“事已至此,在下不相信桓王还看不出我方(张楚)的诚意!
难道桓王真忍心看着那么多大好男儿就此陨落?
只要桓王愿意及时出兵,肯定能拯救无数大好男儿。
甚至只要桓王有渡河迹象,可能能就此惊退韩信大军,兵不血刃打通去路!”
沉默!
沉默!
剑殇依旧面无表情看着天际遮天蔽日的铁血煞云,一点反应都没,似乎没听到吕臣的话。
龙且看了眼剑殇,看剑殇没反应,便冷笑说道:“笑话!
张楚大军是大好男儿,难道我桓国大军就不是?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
“此事是我方(张楚)愧对,吕某不否认!
但是,既然桓王依旧有支援我方的心思,那淮河对面的张楚大军,就是桓国大军之后的战友,贵国何必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可以说,如果我方损失惨重,那直到桓国大军面对大秦帝国时,自然会压力大增!”
吕臣暗叹了声,脸色一正坦率说道。
沉默!
沉默!
桓王剑殇依旧没任何反应,依旧好像什么也没听到。
吕臣无奈,心急如焚苦笑问道:“明人不说暗话!
其中的道理,相信桓王清楚得很。
直说吧,桓王怎么样才肯出兵支援?
!”
接触桓王越久,吕臣越感受到桓王的恐怖,越佩服桓王的冷静和算无遗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