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六章 凯山在哪里(1/2)

大年初四,明州造船厂。

“克瓦沙先生,卡拉斯诺波尔斯基先生,你们感觉怎么样?”秦涛看向两名神采奕奕的老毛子,开口问道。

“真是太好了,尤其是,后来我们去了海南岛,在上面度假,风景真是太美丽了,简直就像是去了克里米亚半岛一样,自从红色帝国崩塌之后,我们可是再也没有机会去克里米亚半岛度假了。”克瓦沙说道。

“这里的食物真不错,我们这段时间来,居然都没有吃到重样的食物,我真是太喜欢了!”克拉斯诺波尔斯基开口说道。

“你们能喜欢这里,真是太不错了,设计局的人员很快就会到来了,在此之前,各位应该投入到工作状态之中了,你们应该看过了专门给你们准备的设计处了吧?”

“是的,那边的两层小楼,里面还有很多先进的计算机设备,我们很满意。”

“既然这样,那就开始工作吧,除了有那艘深潜救生艇之外,我还想请你们帮忙设计一款新的产品。”

这下,两人终于认真起来了。

“核潜艇吗?”克拉斯诺波尔斯基问道,他这个核反应堆的设计师,跑来这里走穴,肯定是要发挥他的作用的,所以,他一下子就猜想到了,很可能是让他给搞核潜艇的。

“不是。”秦涛说道:“克拉斯诺波尔斯基先生,非常抱歉,目前我们明州集团还没有能力研制核潜艇。

如果您觉得无聊的话,我可以介绍几个大学给您,您可以在里面教授一下核反应堆的相关课程。”

克拉斯诺波尔斯基摇摇头:“不,我只是随便问问,秦总,您果然很守信用,看来是我们想多了。”

想多了什么?

把他们弄过来,设计核潜艇吗?

秦涛很想要说,你们没想多,你们想得很正确。

当然了,现在可不能说。

“今年四月份,将会有一个最重要的亚洲防务展。”秦涛说道:“我们明州集团也打算参加,所以,想请两位帮忙,设计一款常规柴电潜艇。

不用详细设计,只要做总体设计,还有制造一个模型,可以让我们拿着去参加展览就可以了。”

这么仓促,就想要设计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常规潜艇?

克瓦沙和克拉斯诺波尔斯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睛中的疑惑。

“当然了,我们造船厂的设计处,在以前闲着无聊的时候,也曾经做过一些潜艇的设计图,我们不是从零开始,到时候,我们设计处也会有不少的人员加入进来,一起做设计工作。”

“是877型潜艇那样的吗?”克瓦沙认真起来。

“没错,就目前来说,我们瞄准的对象就是877潜艇,不过,我们也获得了一些209潜艇的资料,如果能把这两款潜艇搭配起来,就更好了。”

“那不可能,209潜艇走的是单壳体的路线,我们的是双壳结构,布局是不一样的。”克瓦沙立刻就摇头了。

“克瓦沙先生,您想过没有?

潜艇基本结构之中,单壳体和双壳体各有优缺点,我们如果能把两种壳体综合起来,研制一种混合体,会不会更好?”

混合体?

克瓦沙认真起来:“秦总,具体说说看。”

“单壳体的优点是内部空间大,双壳体的优点是安全,而且很多装备可以放在外面,减少内部耐压壳的尺寸,所以,我们设计的潜艇,可否在前面用单壳,后面用双壳?”

潜艇的前段,主要是武器和人员使用的场所,同样的直径下,全部都是耐压壳的话,内部空间肯定会更大,这样方便布置,潜艇的后面主要是发动机部分,什么燃料之类的,都可以存在内外壳之间,这样节省材料,而且,到了以后,也更加方便加入其他的舱段,比如说AIP系统等等。

只不过,现在还没有出现过这种另类的设计,所以,此时的克瓦沙有些犹豫。

听起来好像是不错的样子,但是,真的能行吗?

“克瓦沙先生,我们目前只是拿着设计图去展示而已,我们这种单双混合壳体的潜艇,只要公布出去,一定能引起轰动,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至于是否成熟,有没有缺陷,都不是我们要考虑的。”

这是他们明州船舶工业集团走出去之后打的第一仗,所以,必须要一炮打响,他们得标新立异,他们得引导潮流,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明州集团的实力。

就算是不能动手,只是放嘴炮,也要放最响的嘴炮!

而且,这样让克瓦沙和克拉斯诺波尔斯基也能放心,虽然秦涛给他们留了任务,但是,也只是个湖弄人的任务,不是要真的让他们设计军用产品。

“听起来很有意思的样子,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克拉斯诺波尔斯基说道。

于是,克瓦沙也点头了。

“好,那我就等待着两位的成果了。”秦涛说道:“这个是额外任务,我会给两位一份额外的工资。”

下达了任务,安排好了人手,这个明州集团的第三设计处,就这样运营起来了。

秦涛带着杨大伟,和老毛子分开,回到了办公室。

“杨工,咱们去参加防务展,要有多种产品,其中,咱们的护卫舰是绝对的主力。”

“秦总,您放心吧,咱们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

咱们有054护卫舰的成功经验,稍稍修改就能推出去。”杨大伟信心十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是稍稍修改,而是大改。”

“大改?

为什么?”杨大伟不解。

“因为,海军禁止红旗-16导弹出口,禁止泄漏它的任何参数,所以,我们目前最合适的,就是凯山-1防空导弹系统。”

“啥?

那种中看不中用的大家伙?”杨大伟说道:“这样的话,咱们的护卫舰还能推销出去吗?”

“没办法,我们现在只能这样用,先推出去展览一下,反正咱们不能用海响尾蛇,咱们的护卫舰,一定要拥有足够强悍的防空能力。”秦涛说道:“所以,你收拾一下,得和我去一趟凯山。”

“凯山?

秦总,咱们国内好像没有这座山,这凯山是江南航天的邮寄地址代号。”杨大伟倒是比秦涛清楚这个。

凯山在哪里?

这是一个地图上永远也找不到的地方,因为这是一个代号,一个神秘的代号,同样是一个铭刻着辉煌和闪光的名字。

六十年代,国际局势紧张,国家做出了建设三线工厂的决定,几万名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高级知识分子、工人,拖家带口,来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航天061基地,其中0代表国防工业,6代表航天,1代表第一个导弹基地。

当然了,它也不是真的没有位置,具体来说,它位于贵省ZY附近的山沟里,1965年开始建设,1970年建成投产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科研生产基地。

当时下辖35个企事业单位,分布在一处处的山沟里。

进入八十年代之后,随着和北方关系的缓和,061基地的很多工厂也都开始转产搞民品,不过,地理位置限制了他们,让他们的局势愈发艰难。

所以,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基地的民品单位迁离至ZY市的工业园区。

2007年前后,军品单位迁至GY市小河产业园。

061基地的使命才算是彻底结束。

但是,山沟之中那大大小小的工厂里,留下了无数人的青春,留下了很多难以忘记的回忆。

天空中响起了直升机的轰鸣声,秦涛这次出行,奢侈地乘坐起来了直升机,反正也是他自己运输公司的,就是烧点油而已。

去061基地可不容易,虽然那里是通铁路的,但是,在高铁没有开通的时代,山区里面的列车,会晃荡很久,秦涛倒是想要坐自己的奔驰大G,一路欣赏美景,但是被上级给否定了,怕他出风险。

于是,秦涛就只能坐直升机过来了。

现在的时间还没有进入三月份,北方依旧还是冰天雪地,但是,这里却是满山遍野的绿色。

如果不是提前知道目的地的话,在这群山之中,还真找不到目的地。

转悠了几圈之后,直升机降落在了一排五层红砖小楼的外面,这里是061基地的机关大院。

“秦总,久仰啊,劳驾您来这里,您提前说一声,我们过去就好了。”基地的负责人,满头白发的李老走了上来,向秦涛说道。

“听说没有人知道凯山在哪里,所以,我一定要过来看看,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凯山也不是好汉。”秦涛笑呵呵地说着,然后看着四周的青山掩映,郁郁葱葱。

“这里的空气真新鲜,来这里养老的话,青山绿水,相当不错。”

“秦总,您说笑了。”李老说道:“这里是以前搞三线建设时候起来的,现在啊,什么都难,生产个电冰箱,都比其他单位要花费更多的运费。”

“城乡路万千,路路有航天”,秦涛看着一旁的标语,笑着说道:“你们还难什么,这连汽车都造上了。”

061基地在转型之中,还是相当的肯干的,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都尝试过,冰箱彩电洗衣机,这些就不用说了,连汽车都有。

不过,真正打出名气的不多,其中风华电冰箱是佼佼者,在全国都享有知名度。

“秦总,我们是搞航天的,现在被迫搞一些在地上跑的,惭愧啊!

您请这边,我们去会议室,说说凯山-1防空导弹的事情。”

凯山,曾经是保密的代号,现在已经不保密了,他们把自己的防空导弹命名为凯山,足以可见他们对这款导弹的看重。

凯山-1防空导弹的总设计师陈老,在会议室里给众人介绍起来。

“目前,在我们的军队之中依旧还有大量的红旗-2地空导弹,在很长的时间里,这款导弹依旧是我们的主力产品,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研制一款红旗-2导弹的替代品,这款导弹要和红旗-2有着大量的通用性,比如说,它可以使用红旗-2导弹的发射架和雷达设备。

我们凯山-1的雷达,也可以制导红旗-2导弹,这样可以大大地方便后勤补给。”

陈老说到这里的时候,停了下来,因为他看到了秦涛在不断地摇头。

“秦总,怎么了,您对我们的这个方案有意见吗?”

“没错,我有意见,我有很大的意见。”

众人的脸色都是一变。

“秦总,我们洗耳恭听。”李老开口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收藏 下一页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