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第二百九十节(2/2)
因为他知道自己是一朝的人王地主,不管心里有多难受,也不能不要体面。
每次接见外面的大臣,他永远是坐的笔直,说出话来掷地有声。
不晓得看官是不是听说过,身体虚弱精神涣散的人更容易在夜里做梦,也更容易看见不干净的东西。
作者的一位本家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夜里,他的儿子说:“有一个老婆婆在哪里。”他顺着儿子指的方向看过去,什么也没有,这个时候他的身上的汗毛一下子就立起来了。
立刻抓了一条鞭子对着儿子指的方向挥了一通。
我们必须说明一点,如果相信这个时候有鬼,你就生活在有鬼的世界里,如果再有另外一个信鬼的人,你对这个世界的感觉在别人的话语中得到印证,他会加深你的这种信。
同样是一阵风刮来,科学家看来这就是如同的风,你却说这是一种妖风。
作者在网上买了一尊佛像,其实拜佛求的只是心安。
你如果没有钱,佛是不会帮你想主意的。
成佛之后的释迦牟尼也是乞食为生,他怎么能走办法帮你赚钱呢?
作者听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传闻,比方说有人卖了一个开了光的佛戴在身上,不知道怎么就把佛给得罪了,于是各种倒霉的事不断,最后又把佛像给送走了。
先你要知道佛是神圣的,只要你是虔诚的在供养,他就不会与你为难。
拜佛本质上拜的是一种对自己的要求,你既然皈依佛门,就要行善,不要作恶。
如果你能够终身行善,佛又怎么会跟你过不去呢?
许多人遇到倒霉的事情,不是因为佛跟他有什么过节而是他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有信仰的人他是有所畏惧的,在他的心中有清楚的红线,如果她足够虔诚,终其一生的活动范围都在红线之内。
没有信仰的人则不同,只要法律不管着他,他就能杀人放火。
在如今这个年月,我们越来越强调对法律的重要性,如果每个人都能够严格的遵守法律,世界就是美好的人间。
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法律的核心是惩罚,以事后的惩戒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其实就像是鲧的治水办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犯罪。
教化就像是大禹的治水方法。
如果能够认成长的过程中及早的进行干预,很多不好的事情就不会生了。
信仰的初衷就是要导人向善,为什么科学不能够替代信仰?
其实道理非常简单,信仰讲的是信,而科学是讲究有怀疑精神的。
科学进步的过程理由是一个不断推翻前任结论的一个求真的过程。
无论世界怎么变化,永远需要导人向善,所以信仰不会随着科技得进步而消失。
导人向善是信仰的初衷,然而现实中信仰却不是那么简单,对信仰的解释权会被强人垄断,他们会利用自己的话语权不断的在信仰当中表现自己的利益。
不同的信仰之间为什么会生争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鼓吹一神论,然而他们的说法最终还是被打破了。
犹太教是真正的一神教,从它展出的一些支流就变的很有意思了,比如天主教,一方面鼓吹耶和华是唯一的神,一方面又说圣母玛利亚多了不起,耶稣更是具有各种神力,你能说他不是神吗?
承认这世上有不同的神,你信你的,我信我的,各自相安,岂不妙哉?
人心信仰跟你不一样的神就是恶人,你想把他们都除掉,单留下你们只一支,真是太荒谬了,你和你信仰的人都太霸道了。
虽然人们可以信仰不同,说在信仰相同的善,运用智慧和勤奋创造财富,用财富造福人类,不是很好吗?
本书由潇湘书院,请勿转载!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