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1043】民国女英雄17五千(2/2)
“对对,还是姐教咱们的乘法口诀好用,口算就能算出来了,不像以前,还掰着指头算,算白天,浪费时间不说,有时候还因为紧张算错账,现在好多了,只要乘法口诀背得熟,经常应用,咱俩这帐越算越明白了。”
村子里的俩初中生,一个是屯长家的孙子,一个是会计家的儿子,就这俩,还都是男孩子。
他们过来跟她交流的时候,本来是自信满满,甚至还有些瞧不起她,觉得她一个大妈也来凑热闹。
结果不交流不知道,单是人家提前准备的教案,就不是他们俩能做出来的,尤其那上面写的字,那就跟印刷体似的,太漂亮了,他们的趾高气扬,也因此收的严严实实,不自觉就成了安怡的学生。
整天老师长,老师短的,请求她教他们书法,遇到不会的题来问她的时候,她也会认真讲解。
“安老师讲的,比我们老师讲的都细致,很多方法都特别的简便,不愧是城里人。”
安怡一听这话,严肃的道:“我不是城里人,我也不是老师,这话不要乱说,以后叫我婶子或者姐。”
安怡不喜欢这些称呼,两个初中生也不敢较真,听话的改成了姐姐,因为婶子听起来就老,最主要的是,她并没有嫁过人。
后来,屯长将扫盲班和开春的土地改革连在一起,考核通过者有机会竞争一些干部岗位,这才有越来越多的人报名,因为岗位需求还不少,屯长也有欺骗的嫌疑,反正是将家里闲着的人,全都拖到了村委,分了三个班,三个老师一个人带一个班,每个班差不多三四十个。
来听课的男女老少,带什么的都有,有纳鞋底,打毛衣,剥蒜,掐辫子的,哎呀,真是五花八门。
但好在都还算听话,因为每间教室都有维护秩序的,闹不起来也乱不起来,加上安怡的课生动的很,讲个成语,能引据经典,已经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了,而其他两位老师在安怡的启迪下,也做了很多的功课,所以识字课也变成了故事会,从故事当中看待人情世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老百姓从最初的应付,到逐渐喜欢,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
每天就上午上一大节课,下午就是老百姓自己的时间,当然,她也会留作业,总之,是真的将识字班办成了她想象中的小学课堂。
本章已完成!